TalkofFood_Design/3-工作日志/3.3-工作日志-核心体验页分析-v1.0.md
L.star aa2a7ae542 feat(search): Refactor SearchResultView into modular components
Decomposed the main SearchResultView into smaller, reusable components under 'src/components/SearchResult/' to improve maintainability and scalability.

- Added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different result types like SummaryCard, AdditiveList, MaterialCard, and PrepackagedList.
- Updated 'router/index.ts' to reflect the new structure.
- Included project planning and proposal documents in 'project_document/'.
2025-07-25 18:41:30 +08:00

3.3 KiB
Raw Blame History

工作日志:核心体验页功能分析 (v1.0)

日期: 2025-07-25 分析师: Roo (AI Assistant) 范围: shihuashishuo-ui/src/views/核心体验页/

1. 概述

本次分析旨在全面梳理“食话食说”应用的核心用户体验流程,涉及从首页发现、搜索、扫描/拍照到查看结果、记录饮食的完整闭环。通过对相关Vue组件的阅读明确了各页面的功能定位及它们之间的导航关系。

2. 关键页面组件分析

  • HomeView-首页-2.5.vue: 核心流量入口和功能仪表盘。集成了搜索栏、扫描/拍照快捷方式、健康数据(饮食、营养、热量)概览以及内容推荐,是引导用户进入各项核心功能的中枢。
  • SearchView-搜索页.vue: 搜索功能的起点。提供搜索框、历史记录和热门搜索,引导用户发起查询。
  • SearchResultView-搜索结果页.vue: 高级搜索结果展示页。支持多Tab分类全部、预包装、添加剂、食材、食谱、资讯和多维度排序筛选功能设计完善。
  • CameraView-相机页.vue: 多功能相机视图。整合了“配料查询”(通过拍照或扫码)和“饮食记录”两大功能,是图像识别功能的核心承载页面。取代了旧版的 ScanView-扫码页.vue
  • ResultView-结果页.vue: 最终分析报告页。清晰地展示食品的安全评级、营养评级、成分解读、风险提醒和更优选择推荐。
  • AddFoodView-添加饮食页.vue: 饮食记录的补充页面,用于手动添加食物到特定餐次。
  • ScanView-扫码页.vue: (已废弃/旧版) 一个简化的扫描页面,其功能已被 CameraView-相机页.vue 覆盖。

3. 核心用户流程梳理

3.1 搜索流程

  1. 入口: 用户在 HomeView 点击搜索框或热门标签。
  2. 搜索: 跳转至 SearchView,用户输入关键词或选择历史记录。
  3. 结果列表: 跳转至 SearchResultView,展示分类和可筛选的搜索结果。
  4. 详情查看: 用户点击任一结果,跳转至 ResultView 查看详细分析报告。

3.2 扫描/拍照分析流程

  1. 入口: 用户在 HomeView 点击“拍照/扫码”快捷入口。
  2. 识别: 跳转至 CameraView,用户选择“拍照”模式(用于配料表)或“扫码”模式(用于商品条形码)进行识别。
  3. 详情查看: 识别成功后,直接跳转至 ResultView 查看分析报告。

3.3 饮食记录流程

  1. 入口 A (手动): 在 HomeView 的“每日饮食”模块中,点击特定餐次(如早餐)。
  2. 添加: 跳转至 AddFoodView 进行手动添加(当前为占位页面)。
  3. 入口 B (拍照): 在 HomeView 点击“拍照记录”按钮。
  4. 记录: 跳转至 CameraView 并切换到“饮食记录”模式,通过拍照快速记录。

4. 结论与建议

核心体验流程的页面组件已基本开发完成,逻辑清晰,功能覆盖全面。CameraView 作为多功能集成页面的设计是亮点。

建议:

  • 可以考虑将 AddFoodView 的功能做得更丰富,例如与搜索功能结合,方便用户在添加时快速查找食物。
  • ScanView-扫码页.vue 文件可以考虑归档或移除,以避免后续维护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