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 新增G3ERP连锁门店模块解读相关文档 - 新增 G3ERP连锁门店模块解读-2.0.md - 新增 G3ERP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模块解读-v3.0.md - 新增 G3ERP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流程优化建议-v1.md - 新增 G3ERP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流程优化建议-v2.md
8.1 KiB
G3ERP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流程优化建议
1. 引言
G3ERP的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模块是支撑门店高效运作的核心。它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覆盖了从补货到结算的全部环节,并深度融合了GSP合规要求,为业务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建议旨在基于现有流程的深刻理解,识别其核心优势与潜在瓶颈,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智能化、自动化和移动化水平的优化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将现有系统从一个稳定的“流程驱动”平台,升级为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决策支持与高效执行系统,从而全面提升连锁门店的核心竞争力。
2. 当前流程核心优点分析
经过对现有文档的梳理,我们识别出当前日常业务流程具备以下四大核心优点:
- 流程高度完整:系统全面覆盖了补货、收货、零售、批发、退货、调拨、库存、盘点、价格、日结月结等十大核心模块,形成了一个从商品流入、内部管理到销售流出的完整业务闭环。
- 权责边界清晰:每个业务环节都通过特定的单据(如
补货计划单
、门店接货单
、退货申请单
)来驱动,明确了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与责任,便于追溯与管理。 - 深度融合GSP合规:系统将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内嵌于收货验收、在库养护、不合格品处理等关键节点,确保所有操作都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是医药零售企业的生命线。
- 管理闭环严谨:无论是盘点业务从发现差异到平账的闭环,还是调拨业务从申请到双方确认的闭环,都体现了严谨的管理思想,有效保障了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资产安全。
3. 当前流程待优化点分析
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流程在应对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的效率要求时,存在以下可优化的空间:
- 智能化程度不足:补货模型主要依赖于手动创建或基于固定的销量、库存水位,缺乏结合天气、节假日、促销活动等多维因素的动态预测能力,难以实现真正的“智能补货”。
- 操作效率有待提升:多个关键流程,如店间调拨、退货申请、价格调整等,严重依赖人工创建单据和逐级审批,在门店数量多、业务繁忙时容易成为效率瓶颈。
- 数据联动深度不够:各模块间的数据流于表面。例如,盘点产生的差异数据未能自动反馈并优化补货模型;销售数据的波动也未能自动触发价格或促销策略的调整建议。
- 移动化场景缺失:流程设计明显偏向PC端操作。对于收货、盘点、库内调拨等需要大量现场移动作业的场景,缺乏移动端(如PDA、手机App)的有效支持,导致数据录入延迟,现场操作效率低下。
- 流程自动化程度有限:审批流程固化,缺乏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引擎。许多常规、低风险的审批(如小额调价、常规退货)仍需人工干预,占用了管理人员的宝贵时间。
4. 流程优化核心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四项核心优化建议,旨在将系统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4.1 引入智能补货与动态预警系统
将现有补货模型升级为基于AI的智能预测系统,实现从“被动补货”到“主动备货”的转变。
逻辑流程图:
graph TD
A["开始"] --> B["调用AI服务预测销量"];
B --> C["获取实时库存数据<br>(当前库存, 在途库存, 安全库存)"];
subgraph "核心计算与决策"
D["生成建议补货清单"]
E{"是否存在缺货风险?"}
F["推送缺货预警通知"]
end
C --> D;
D --> E;
E -- "1\. 是" --> F;
F --> G["返回建议补货清单"];
E -- "2\. 否" --> G;
G --> H["结束"];
4.2 构建移动化现场作业平台 (PDA/App)
为收货、盘点、调拨等核心现场作业场景提供移动端解决方案,打通数据录入的“最后一公里”。
- 移动收货:收货员使用PDA扫描配送箱码或商品码,系统自动与
门店接货单
进行核对。如遇破损等异常,可现场拍照并关联单据,一键完成验收入库。 - 移动盘点:盘点员使用PDA直接扫描商品条码录入实盘数,系统实时显示与账面库存的差异,支持现场立即复核,极大提升盘点效率与准确性。
- 移动调拨:调出门店通过PDA扫码完成出库,系统状态即时更新为“在途”;调入门店通过PDA扫码确认入库,流程无缝衔接。
逻辑流程图:
graph TD
A["用户登录移动作业平台"] --> B{"选择任务"};
subgraph "移动收货"
direction LR
B -- "收货" --> C["扫描到货商品"];
C --> D{"匹配接货单?"};
D -- "是" --> E["确认入库"];
D -- "否" --> F["记录异常(拍照)"];
F --> E;
end
subgraph "移动盘点"
direction LR
B -- "盘点" --> G["扫描盘点商品"];
G --> H["录入实盘数量"];
H --> I["系统实时比对差异"];
I --> J["确认盘点结果"];
end
subgraph "移动调拨"
direction LR
B -- "调拨" --> K["扫描调拨商品"];
K --> L{"选择出库/入库"};
L -- "出库" --> M["确认出库"];
L -- "入库" --> N["确认入库"];
end
E --> Z["后台库存实时同步"];
J --> Z;
M --> Z;
N --> Z;
4.3 设计自动化审批流引擎
引入可配置的规则引擎,将管理人员从大量重复的审批工作中解放出来。
逻辑流程图:
graph TD
A["开始<br>(收到审批申请)"] --> B["加载对应类型的审批规则"];
B --> C["遍历规则进行匹配"];
C --> D{"是否匹配成功?"};
D -- "1\. 是" --> E{"规则是否为'自动批准'?"};
E -- "1\. 是" --> F["自动批准申请"];
F --> G["记录日志"];
G --> Z["结束"];
E -- "2\. 否" --> C;
D -- "2\. 否" --> H{"是否已遍历所有规则?"};
H -- "1\. 否" --> C;
H -- "2\. 是" --> I["转入人工审批流程"];
I --> J["通知相关审批人"];
J --> Z;
4.4 强化数据洞察与流程联动
让数据不再是静态的报表,而是能反向驱动业务流程优化的“活”数据。
- 盘点结果联动补货模型:当
盘亏出库单
审核通过后,系统可自动分析该商品的损耗率,并向店长推送“是否需要适当提高此商品的安全库存或调整陈列位置?”的智能建议。 - 销售趋势联动价格策略:当系统监测到某商品连续数周销售额环比下降超过设定阈值时,可自动生成“专题分析报告”,并触发“建议发起调价或促销活动”的任务给相关负责人。
5. 预期效益
实施以上优化建议,将为企业带来显著的多维度价值提升:
-
运营效率提升:移动化和自动化将大幅减少收货、盘点、审批等环节的人工耗时,预计关键现场作业效率可提升**30%**以上。
-
库存水平优化:智能补货能有效降低缺货率和库存资金占用,预计可将整体库存周转率提升15%-20%。
-
管理决策精准:数据驱动的智能预警和流程联动,使管理决策从事后分析变为事前预警和事中干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大幅提高。
-
综合成本降低: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优化库存来减少资金成本和商品损耗,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6. 总结
G3ERP连锁门店日常业务模块已具备坚实的流程基础。本文提出的优化建议,核心思想是推动系统从一个稳定可靠的 “流程驱动” 平台,向一个更具智慧和效率的 “数据与智能驱动” 平台演进。通过引入智能化、移动化和自动化技术,我们不仅能解决当前存在的效率瓶颈,更能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起强大的、可持续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