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ERP/1-流程梳理/0-需求调研帮助指导/备用/采购管理角色职责清单.md
L.star 198cdcb110 feat(docs): 重构并新增深度流程分析文档
本次提交对文档结构进行了重构,删除了过时的需求调研文件,并引入了一系列更详细、更具深度的业务流程分析文档。

主要变更如下:

删除:
- 供应链采购部-需求调研问卷.md
- 采购管理角色职责清单.md
- 需求调研指导文档.md

新增:
- G3ERP供应链-缺货登记流程详解.md
- G3ERP供应链-补货流程深度分析-v2.md
- G3ERP连锁门店-缺货登记流程详解.md
- G3ERP连锁门店-补货流程深度分析.md
- G3ERP集团分销-缺货登记流程详解.md
- G3ERP集团分销-补货流程深度分析.md
- project_document/G3ERP_Knowledge_Acquisition.md
- project_document/procurement_roles_and_responsibilities.md

修改:
- data/chain-of-thought/WebGUI.md
2025-07-15 19:02:49 +08:00

6.4 KiB
Raw Blame History

G3ERP供应链采购管理模块需求调研大纲 (V2.1 - 格式优化版)

本文档严格依据《G3ERP操作手册》与《采购管理模块解读文档》为每个业务环节提炼出精准的需求调研重点旨在深入挖掘实际操作与系统功能的契合度及潜在优化点。

业务环节 部门/层级 核心角色
/业务人员
主要作用 需求调研重点 (严格依据文档)
1. 采购协议管理 采购部 /
财务部
采购经理
财务人员
记录与供应商的
合同协议,设置
返利体系。
返利体系: 返利条款(如账期返点标准任务返点)是如何确定的?系统中的返利形式(纯销/入库)和返利频次(月/季)设置是否覆盖所有业务场景?
协议执行: 协议审核后,开启/关闭功能是否被有效利用?如何跟踪协议的执行情况(如采购量是否达标)?
财务协同: 财务在审核协议时主要关注哪些条款?月度费用账期天数是如何与财务结算联动的?
2. 采购计划与比价 采购部 采购专员
采购经理
制定科学的采购
计划,并进行多
供应商询价、比价。
计划生成: 采购中心提供了多种计划生成方式(手工、引入、模型),实际工作中常用哪种?采购计划设置中的参数(库存上下限采购周期)是定期维护还是很少变动?
比价流程: 供应商比价处理功能是否在用?通过邮件发送和Excel导入的流程是否顺畅?系统自动比价选出的“最优方案”是否就是最终采纳的方案?
计划分解: 采购计划序时簿中的月度大计划分解功能是否常用?采购员如何决定“本次采购量”?
3. 订单处理 采购部 /
管理层
采购员
审批人
将计划转化为正式
订单并进行GSP
合规性管控。
GSP管控: 订单审核时,系统对供应商/商品资质(经营范围证照期限)的自动校验是否可靠?是否出现过因资质问题导致订单拦截的情况?
订单变更: 已审核采购订单调整(调整数量)和采购订单明细关闭功能的使用频率如何?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需要调整或关闭?
特殊流程: 预付款标志订单类型(如总部直调)这些特殊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客户区域范围的指定是否有效控制了商品流向?
4. 收货与验收 仓储部 /
质量管理部
仓库管理员
质量管理员
按GSP要求进行
收货,并对商品
进行质量验收。
GSP执行: 采购验收时,批号、效期等信息是手动录入还是扫描录入?特殊药品双人验收复检流程是如何执行的?冷链品种的温控信息附件(温度趋势图)是否完整记录?
异常处理: 验收待查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价格高于订单、效期不符)?验收待查采购反馈处理(采购)和验收待查商品处理(质量)这两个环节由谁负责,处理效率如何?
单据与实物: 采购收货单的引入与实际到货情况是否总是一致?是否频繁出现需要拒收部分商品的情况?
5. 采购入库 仓储部 /
财务部
仓库管理员
财务人员
将验收合格的商品
正式入库,更新
库存与成本。
流程节点: 验收后是“直接入库”还是需要走采购入库保管确认流程?这个流程的价值是什么?
差价处理: 采购入库差价单(整单返利)和入库批次差价单(批次返利)的使用场景分别是什么?财务人员如何操作?
委托配送: 委托配送入库单(供应商直配门店)的使用频率如何?总部制单记账后,门店端的收货验收流程是否顺畅?
6. 采购退货 采购部 /
仓储部
采购员
仓库管理员
处理因质量、效期
等问题需要退回
供应商的商品。
退货发起: 采购退货申请单是“引入”原单据还是手工创建居多?“不可售引入”功能是否解决了不合格品库退货的问题?
流程配置: 退货流程是申请后直接生成采购退货单,还是需要走采购退货保管确认?当前配置是否符合实际操作?
库存与财务: 退货单“记账”后,库存和应付账款的减少是否准确及时?
7. 采购结算 财务部 财务人员
出纳
与供应商进行财务
对账与支付,完成
资金流闭环。
发票核销: 采购发票登记时,三种核销方式(选择按流水选择自动)哪种最常用?“自动”拆分是否智能?发票金额与入库金额有差异时,差价功能是否好用?
付款流程: 付款单是手工制作还是按供应商的“付款规则”生成?审批流程有多长?
预付管理: 预付单的“核销入库”操作是否繁琐?对于未完全到货的预付单,“红冲”剩余金额的操作是否清晰?
8. 初始结算与参数配置 财务部 /
IT部
财务人员
系统管理员
处理非标准结算
业务,并进行相关
系统参数的配置。
对冲业务: 采购对冲入库单这个功能是否在实际业务中使用,以解决发票金额不符的问题?操作是否复杂?
供应商管理: 铺底金额锁入库单功能是否用于管理供应商的保证金/铺货?商品指定供应商设置是否用于管控特殊商品的采购渠道?
系统配置: 付款时供应商提醒设置是否有效帮助财务规避了风险这些初始设置是否由IT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维护
9. 查询与追溯 (序时簿) 各业务部门 /
管理层
业务人员
管理人员
查询历史单据,用
于审计、对账和
决策支持。
查询效率: 各个序时簿(如采购入库序时簿)的查询功能是否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过滤条件是否足够?
数据追溯: 当需要追溯一笔完整的采购业务(从计划到付款)时,是通过序时簿查询还是依赖其他报表?
报表依赖: 是否需要频繁地将序时簿的数据导出到Excel进行二次分析如果是主要做什么样的分析